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智慧优配,请知悉。
中国的九三大阅兵,场面壮观气势如虹,吸引了全球的目光。
特别是当东风-5C导弹列队,通过天安门广场那一刻,不仅让在场的嘉宾震撼,也让远在美国的特朗普坐不住了。
他不仅火速签署总统令,要求美国军方全面重组,并在第二天,对欧洲下达了两个“死命令”。
那么,特朗普到底哪根神经被触动了?他要用“两个死命令”逼欧洲干什么?
这次阅兵,中国拿出了许多从未公开的武器装备,歼20S双座隐形战机和新型激光武器首次亮相,无人系统、新能源坦克、鹰击导弹系列等也悉数登场。
整场阅兵持续超过一小时,展示的都是实打实的家底。
当天出席的还有俄罗斯总统和朝鲜领导人,三国领导人罕见地在同一个场合亮相,这个画面被很多外媒称为“亚洲铁三角”的象征。
这一切都让特朗普感到极度不安,他表面说中国不是威胁,但身体却很诚实,就在他对媒体说中国阅兵“没有挑衅意味”的第二天,他就召开了“意愿联盟”电话会议,向欧洲各国领导人提出了两项不容拒绝的命令。
第一,立即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第二,对中国经济加压。
这两道命令,几乎等于扼住了欧洲的经济命脉智慧优配,欧洲虽然嘴上说要支持乌克兰,但实际上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仍然很深。
数据显示,2023年虽然表态停购俄石油,但通过印度、土耳其等第三方通道,俄石油仍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。
然而特朗普这次是下了狠手,早在7月底,他就以100%的关税作为威胁,还拿出了“零关税换安全”的筹码,可以说是威逼加利诱。
欧洲这次是真的被逼到了悬崖边,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这些国家,本来就受能源价格高企的拖累,制造业早就开始下滑。
尤其是德国,工业订单连续下滑,企业外迁,正面临“去工业化”的现实威胁。
但欧洲这次很难再当“骑墙派”了,过去他们可以一边跟中国做生意,一边接受美国的安全保护。
可现在,美国明确要求选边站队,欧盟一旦不从,就可能失去最重要的贸易市场。
那么面对特朗普的无理施压,欧盟又会怎么做呢?
这一切,或许在7月底美欧达成的贸易协定,就能看的出来,当地时间7月27日,欧就达成了一个看似“互利”的协议。
欧盟在未来三年时间里,将从美国进口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,换取美国给予“零关税”待遇。
该协议表面看起来是双赢,但实则欧洲吃了大亏智慧优配,欧盟不仅削弱了自身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议价能力,还变相承担了美国对俄政策的成本。
另一方面,印度也没能逃过这场风暴,7月31日,印度国营石油公司突然宣布暂停从俄罗斯采购原油,外界一片哗然。
而这背后真正的原因,是特朗普威胁要对印度加征25%的能源关税,同时表示不允许“享受俄罗斯折扣”的国家,继续逃避美国主导的能源秩序。
印度政府虽然嘴上没有多说,但动作很快,立刻将进口重心转向中东和非洲,以避免成为“下一个被制裁对象”。
虽然印度在中美之间一直试图保持平衡,但这次也不得不低头,毕竟美国是其重要的技术与投资来源,特朗普的动手能力让印度不敢轻举妄动。
但中国这边却是步步为营,稳扎稳打,这次阅兵并没有高调宣扬“世界第一”,而是通过展示先进武器和军人精神面貌,向世界传递了“我们有实力,但不主动挑事”的信息。
同期举行的上合峰会更是一次外交大戏,俄罗斯、伊朗、巴基斯坦、中亚五国、甚至还有东南亚代表团出席,场面极其热闹。
中国在不声不响中,扩大了自己的战略缓冲区,也稳住了多边合作的基本盘。
外界注意到,中国在峰会上重申了对俄乌问题的立场,对话谈判才是解决办法,反对非法制裁和长臂管辖,这种冷静、理性的态度,与特朗普的“火药味”形成鲜明对比。
而白宫的反应也很真实,阅兵当天晚上,五角大楼的披萨订单激增,堪称“战争前夜”,特朗普不仅连发数条总统令,还要求美军高层加班研究“士气重建”方案。
他甚至提出要恢复冷战时期的全球威慑能力,并要求在欧洲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。
看样子,特朗普是要把中国阅兵当作“刺激源”,推动美国进入新一轮的全球战略调整。
最后要说的是,中国这次并没有主动挑衅,但的确起到了让美西方深感压力的作用。
阅兵不是给谁看的,而是向世界传达一个清晰的信号,中国的军力不是空谈,中国的外交不是退让,中国的战略不是被动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特朗普下达的“两个死命令”,也只能说是特朗普对号入座了,也是真的被中国刺激到了。
但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,谁能笑到最后,还得看谁的棋下得更稳。
信息来源:
2025-09-04 14:53·观察者网 美防长也看了中国阅兵:不寻求冲突,但美军需保持战略优势
2025-09-05 08:28·观察者网 特朗普又威胁欧洲:不许买俄罗斯石油,必须对中国施压
福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